产品服务
我的
我的自选股
网站导航
国内经济
国际经济
产经资讯
焦点
财经日历
深入阅读
财经评论
上市公司
商业观察
风险投资
商业要闻
通讯
金融科技
大消费
科技要闻
个股点睛
个股精华
个股导读
个股新闻
数据
行情
证券要闻
必读
市场
主力
研报
创业板
B股
机构
板块聚焦
新股
公司
港股
股市直播
行业聚焦
公告
再融资
大盘分析
9月6日,瑞幸咖啡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线上流量赋能、智慧门店等方面达成合作。微信将线上流量赋能瑞幸,而双方也将共同探索图像识别、人脸支付、机器人配送等在智慧门店的应用。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CMO杨飞称,瑞幸与腾讯的合作是为了升级现有“智慧运营系统”,实现智能派单、智能订货、智能品控和智能营销。 此次瑞幸和腾讯的牵手,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月前星巴克和阿里的结盟。瑞幸与腾讯的战略合作,是否也是为了对抗“星巴克X阿里”联盟? 被“围剿”的总是星巴克 行业引领者往往也是被挑战者。从向星巴克
在互联网+时代,生鲜电商市场的渗透率不断增加,2010年至2016年,市场规模从40亿元猛增至1400亿元。波士顿咨询公司曾预测,2020年中国生鲜线上消费占生鲜总消费的比例将增长到15%。鉴于生鲜电商诱人的前景,这块大蛋糕吸引着一大批前赴后继的玩家。不过与普通商品不同,生鲜产品在仓储和物流环节对冷藏温度、包装、配送时效要求极高,因此直接导致生鲜电商的履约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近年来生鲜电商死亡名单不断“壮大”的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即时性消费需求,众多生鲜电商已纷纷打出两小时甚至1小时送达的口号